解放軍文職招聘考試在華外報網的形成與外報的歷史作用-解放軍文職人員招聘-軍隊文職考試-紅師教育
發(fā)布時間:2017-12-24 23:05:13在華外報網的形成與外報的歷史作用一、在華外報網的形成鴉片戰(zhàn)爭后,外國人在華的辦報活動開始從東南沿深入細致 逐漸擴展到中原腹地。各地出現(xiàn)的第一份報刊大多是在華的外國傳教士創(chuàng)辦的,宗教性報刊仍是在華外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。除香港、上海、廣州外,寧波、福州、廈門也相繼有外報創(chuàng)刊,第二次鴉片戰(zhàn)爭后,漢口和天津兩地的報業(yè)最為發(fā)達。1、廣州:《中外新聞七日錄》創(chuàng)刊于1865年2月,是廣州最早的中文報刊。《廣州新報》2、天津:《時報》1886年8月在天津創(chuàng)刊以及英文版《中國時報》3、寧波:1854《中外新聞》4、漢口:1866年《漢口時報》5、《中西聞見錄》:1871年外國傳教士組織了 在華實用知識傳播會 ,1872年該會機關刊物《中西聞見錄》在北京創(chuàng)刊,由丁韙良主編。內容主要是介紹科學知識,報道各國的近事與商業(yè)信息。外國人的辦報活動就突破了中國清王朝的最后一個禁區(qū)。6、19世紀60年代天主教在華主辦的報紙《香港天主教記錄報》后改名為《天主教記錄報》是天主教在華的第一份報紙。《益聞錄》,《圣心報》1887年創(chuàng)刊,1949年停刊。7、《益聞錄》是上海天主教耶穌會辦得中文刊物。1879年3月16日創(chuàng)刊,由半月刊轉為周刊。李林主編,以時事為主。1898年與《格致新報》合并,改名《格致以文匯報》,1899年簡稱《匯報》。在政治上支持和公開維護法國殖民利益。二、在華外報的歷史作用1、在華外報的歷史作用與影響(鴉戰(zhàn)后外人在華辦報活動的評價?)從鴉片戰(zhàn)爭到中日甲午戰(zhàn)爭外人在華創(chuàng)辦約180種報刊,總體上是為西方殖民主義者侵略中國的總目標服務。外報曾經為殖民主義、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服務,但外報又是最早在中國出現(xiàn)的近代報刊。它的出現(xiàn),成為中國新聞傳播史的一個新起點。。1)外人在華辦報活動本質上是一種殖民主義文化侵略活動。絕大多數(shù)為侵略中國的總目標服務的。在華外報的迅速發(fā)展并占據(jù)中國報壇的壟斷地位,是西方殖民主義者的文化侵略行為。企圖打開中國封閉的大門,他們還宣傳基督教和西方文明企圖以西方模式改變中國人的頭腦,推行殖民主義道路。為傾銷鴉片辯護,鼓吹武裝侵略中國,鴉戰(zhàn)后,制造輿論。2)外報的出版客觀上促進了中西文化的交流。西方國家在18世紀以后科技得到突飛猛進的發(fā)展,而中國自我封閉的結果是自己越來越落后?!恫焓浪住返韧鈬怂k的中文報紙的出版,把自然科學知識、世界各國地理歷史現(xiàn)狀、西方富強之道、向中國讀者做了通俗化的介紹,或以顯示西方文化優(yōu)越,或作為手段引中國人入教,但畢竟通過東西方文化交流使中國固有文化提高,使自由、平等、博愛等資產階級革命的口號在中國逐漸深入人心,具有深刻的啟蒙作用。3)在華外報的辦報經驗為中國民族報業(yè)的發(fā)展奠定了基礎。鴉片戰(zhàn)爭后外國人可自由進行采訪編輯出版,并雇用中國文人當助手,從而使西方的新聞采訪和編輯業(yè)務、新聞事業(yè)的管理方法和發(fā)行、廣告、印刷等技術陸續(xù)為中國人所掌握,培養(yǎng)出一批中國的新聞工作者,為中國報業(yè)發(fā)展開辟捷徑。報刊的石印和鉛印技術也隨外國人的辦報活動傳入我國,為中國人自辦報刊創(chuàng)造有利條件。2、簡述外報在中國近代報刊發(fā)展中的地位與影響。(思想認識層面、實踐操作層面、技術設備層面)3、外報與中國古代報紙的異同點。1)從1815年到1911年,作為近代報刊的外報,同邸報,京報等中國古代報紙,并存了將近一個世紀。4)在內容和版式上,外報逐漸形成以新聞、評論、文藝作品(副刊)、廣告為基本內容的格局,而邸報、京報始終以宮方文書為基本內容。5)在機構設置與專業(yè)分工上,外報的報館是獨立的機構,辦報成為獨立的社會職業(yè)。這種外來的新事物同原有的事物同時存在的狀況,是東西方殖民主義。帝國主義入侵,中國成為半封建、半殖民地的背景下出現(xiàn)的。報館內部的明確的分,從出報到營銷能有序的運作。而邸報運作屬官廣告為,設有專設地辦報機構;刊行京報的報房只是出版與銷售的商業(yè)機構,設有專業(yè)的編輯人員。6)在新聞傳輸和印刷技術上,邸報、京報停留在手抄、木刻活字印刷時,外報已經利用近代科學技術傳輸稿件和排印報紙。(7)在傳播范圍和效果上,邸報、京報都較小,而外報而向社會發(fā)生,辦報者有明確的讀者觀念和市場意,他們努力使報刊滿足讀者需求,強化傳播效果,擴大銷售市場。8) 產生以上不同特點的根本原因,是時代前進了,物質生產條件和科學技術水平進步了,人們對新聞傳播的需求提高了。4、評價外國傳教士的辦報活動: 傳教士在華辦報活動,是帝國主義在19世紀下半葉及20世紀初,對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國實行 攻心 政策的一部分。早期傳教士辦報傳播西學是手段,其目的是傳教;后期教會報刊內容多由 教 而 政 ,傳教士借報刊直接參與、影響中國政治,目的是為了以外國資本主義那一套為藍本,加速中國的殖民地化。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 攻心 。但是,在客觀上,傳教士所辦報刊又起到了開化中國人頭號腦的作用,對中國近代文明的進程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動作用。
上海考試崗位能力答題技巧:中國近代歷史事件
上海軍隊文職考試崗位能力的常識內容涉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,對于考生的綜合人文素質和平時的積累有著較高的要求,較難通過短期考前培訓獲得提高,國家軍隊文職考試網()提醒考生應當及早注意。在常識考察的一系列知識中,中國近代史是一個高頻的考點,例如:下列詩句反映的歷史事件,按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:①北師覆沒威海衛(wèi),簽訂條約在馬關②鴉片帶來民族難,銷煙虎門海灘前③武裝起義占三鎮(zhèn),武昌漢口和漢陽A.①③②B.②③①C.①②③D.②①③不難看出,這道題考查的是中國近代史中幾個重大歷史事件的時間順序,考查形式非常靈活,需要考生對于中國近代史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做出正確判斷。在此我們講中國近代史上重大的歷史事件和歷史時期簡單梳理一下,希望對大家備考有所幫助。一、中國近代四大階級一部中國近代史,就是一部中國社會各階級救亡圖存的歷史,所以了解中國近代史,就一定要了解中國近代社會所存在的幾大階級:地主階級:在封建社會占據(jù)統(tǒng)治地位的階級,占有了全國大多數(shù)的土地和財富,其救亡圖存的目的是維護封建專制統(tǒng)治。農民階級:在封建社會占據(jù)人口大多數(shù)的階級,但只擁有很少的生產資料,不代表先進的生產力,同時遭受地主階級和帝國主義的剝削壓迫,其救亡圖存的目的是改善自身的經濟政治地位。無產階級:在帝國主義入侵中國之后而產生的階級,誕生于18世紀40-50年代,最早出現(xiàn)于帝國主義在華企業(yè)之中,人數(shù)較少,但是代表先進的生產力,具備最徹底的革命性。資產階級:在帝國主義入侵中國之后而產生的階級,誕生于18世紀60-70年代,最早出現(xiàn)于沿海地帶,后于無產階級而誕生,人數(shù)較少,受到地主階級和帝國主義雙重壓迫,故而同時具備了具備革命性和軟弱性。這四大階級就是近代中國本土的主要社會力量。二、中國近代重大歷史事件1839年,中英爆發(fā)第一次鴉片戰(zhàn)爭,清政府簽訂《南京條約》,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。此戰(zhàn)之后,地主階級中的開明分子,林則徐、魏源等“開眼看世界”,后者更提出了“師夷長技以制夷”,但這并沒有引起封建統(tǒng)治者的廣泛重視。隨著列強對中國侵略的加深,1851年農民階級出身的洪秀全領導了金田起義,建立了太平天國,戰(zhàn)火遍及幾乎整個南中國,沉重打擊了清政府的統(tǒng)治,但是由于農民階級的內部局限性,在1864年最終失敗。與太平天國近乎同時發(fā)生的,是1856年-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(zhàn)爭,清政府與英法簽訂了《北京條約》,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進一步加深了。為了絞殺太平天國并抵御外辱,地主階級中的先進分子主張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,建設中國的近代工業(yè),以“自強”“求富”為口號掀起了洋務運動,師夷長技以自強,但是地主階級只學習西方技術,其代表人物張之洞主張“中學為體,西學為用”,改革沒有觸及封建制度的根本,所以很快在1885年中法戰(zhàn)爭和1895年中日甲午戰(zhàn)爭中遭到失敗,《馬關條約》的簽訂,標志著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了,也標志著洋務運動的破產。洋務運動催生了中國的近代工業(yè),促進了中國無產階級隊伍的擴大和資產階級的誕生。甲午戰(zhàn)爭失敗后,資產階級改良派第一次走上了歷史舞臺,康有為、梁啟超等人輔助光緒皇帝促成了1898年戊戌變法,由于封建頑固勢力非常強大,變法103天就宣告失敗,故又稱百日維新。此時第二次科技革命開始,西方國家逐漸進入帝國主義時代,瓜分中國的欲望空前高漲,這也使得帝國主義與人民大眾的矛盾成為了當時中國的主要矛盾。為了反抗帝國主義的侵略,農民階級掀起的1899年-1900年的義和團運動。義和團以“扶清滅洋”為口號,勢力活躍在山東、直隸等地,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在華勢力,使得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愿望破滅。但仍然由于農民階級的局限性,義和團運動具有很濃厚的封建迷信色彩,盲目排外最終為中國帶來了1900年的八國聯(lián)軍侵華戰(zhàn)爭,義和團運動被殘酷鎮(zhèn)壓。隨后簽訂的《辛丑條約》標志著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。地主階級為了挽救自己的統(tǒng)治開始了最后一次努力,1905年清政府宣布實行新政,派遣諸多大臣出軍隊文職招考察,廢除科舉,派遣留學生,編練新軍,修訂新律,但這所有一切的成果就是皇族內閣。皇族內閣的出現(xiàn),造成了漢族地主的離心離德,大大加速了清王朝的瓦解。在清政府的墓碑上刻上最后一段話的是孫中山、黃興領導的資產階級革命派。1895年興中會在檀香山成立,1905年中國同盟會在東京成立,1911年爆發(fā)武昌起義,最終導致了清王朝的完結和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的成立,中國歷史從此進入一個新的紀元。崗位能力更多解題思路和解題技巧,可參看。
2020年軍隊文職招聘考試歷史學:【中國歷史】1-解放軍文職人員招聘-軍隊文職考試-紅師教育
發(fā)布時間:2019-05-27 23:10:261、1927年4月,蔣介石在南京建立國民政府;武漢國民政府與南京國民政府合并,史稱寧漢合流。2、1927年8月1日,周恩來、賀龍、葉挺、朱德、劉伯承領導的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創(chuàng)建軍隊、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。1927年8月7日,中共中央在漢口秘密召開緊急會議,糾正了陳獨秀的右傾投降主義錯誤,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,決定在湘、鄂、贛、粵四省發(fā)動秋收起義。9月,毛澤東回到湖南,發(fā)動湘贛邊秋收起義。3、1928年,毛澤東建立的井岡山革命根據(jù)地,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(jù)地。1928年4月,朱德、陳毅率領部隊來到井岡山與毛澤東領導的部隊會師,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,朱德任軍長,毛澤東任黨代表,陳毅任政治部主任。4、1934年10月紅軍開始長征;1935年1月召開的遵義會議成為長征的轉折點;1936年10月紅一方面軍、紅二方面軍、紅四方面軍這三大主力紅軍在甘肅的會寧勝利會師,標志著紅軍長征勝利結束。5、1931年日本以 柳條湖事件 為借口,發(fā)動侵略中國的九一八事變。6、西安事變的發(fā)動者張學良、楊虎城,在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接受了停止內戰(zhàn),一致抗日的主張。1936年12月蔣介石親赴西安強令東北軍,西北軍進攻紅軍。西安事變爆發(fā)后中國共產黨主張和平解決,中共派周恩來赴西安談判。和平解決最有利于中華民族。7、1937年7月7日,日軍制造了盧溝橋事變(七七事變),標志著抗日戰(zhàn)爭全面爆發(fā);12月日軍攻陷南京,屠殺中國軍們30多萬,南京大屠殺是中外歷史上罕見的。8、1938年日軍進攻徐州,李宗仁指揮臺兒莊戰(zhàn)役,取得了抗戰(zhàn)以來正面戰(zhàn)場的最大勝利。1940年,彭德懷在華北指揮的百團大戰(zhàn),是抗日戰(zhàn)爭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規(guī)模最大的戰(zhàn)役。打敗了日軍在華北的氣焰,増強了華北軍民的抗日信心。9、1945年4-6月,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召開了中共七大,大會決定把毛澤東思想確定為全黨的指導思想。1945年8月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各投一顆原子彈,蘇聯(lián)也對日作戰(zhàn)。1945年8月15日,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,9月2日舉行投降簽字儀式,抗日戰(zhàn)爭最終結束。10、1945年8月28日,毛澤東不顧個人安危和周恩來,王若飛到重慶談判。10月10日國共兩黨簽署了《雙十協(xié)定》。